白盒測試用例設之靜態結構分析法
發布時間:2022-10-09
白盒測試用例設之靜態結構分析法
程序的結構形式是白盒測試的主要依據。研究表明程序員38%的時間花費在理解軟件系統上,因為代碼以文本格式被寫入多重文件中,這是很難閱讀理解的,需要其它一些東西來幫助人們閱讀理解,如各種圖表等,而靜態結構分析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在靜態結構分析中,測試者通過使用測試工具分析程序源代碼的系統結構、數據結構、內部控制邏輯等內部結構,生成函數調用關系圖、模塊控制流圖、內部文件調用關系圖、子程序表、宏和函數參數表等各類圖形圖標,可以清晰地標識整個軟件系統的組成結構,使其便于閱讀和理解,然后可以通過分析這些圖標,檢查軟件有沒有存在缺陷或錯誤。
其中函數調用關系圖通過應用程序中各函數之間的調用關系展示了系統的結構。通過查看函數調用關系圖,可以檢查函數之間的調用關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遞歸調用,函數的調用曾是是否過深,有沒有存在獨立的沒有被調用的函數。從而可以發現系統是否存在結構缺陷,發現哪些函數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需要使用什么級別的覆蓋要求......
模塊控制流圖是與程序流程圖相類似的由許多節點和連接節點的邊組成的一種圖形,其中一個節點代表一條語句或數條語句,邊代表節點間控制流向,它顯示了一個函數的內部邏輯結構。模塊控制流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函數的內部邏輯結構,通過檢查這些模塊控制流圖,能夠很快發現軟件的錯誤與缺陷。
推薦閱讀:
本文內容不用于商業目的,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權利人聯系SPASVO小編(021-60725088-8054),我們將立即處理,馬上刪除。